商水縣作為全國超級產糧縣、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,今年7月份以來先后遭受8次暴雨侵襲,其中3次為特大暴雨,給當?shù)剞r業(yè)生產帶來了嚴重影響。為深入了解災害情況,做好科技特派員技術指導與幫扶工作,助力糧食單產提升與增產增收,8月11日,河南省科技特派員、河南農業(yè)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張紅梅教授以及團隊成員張靜一行4人赴周口商水縣開展科技服務。
服務隊抵達后,首先與商水縣益鑫種植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(以下簡稱“合作社”)負責人進行了座談,詳細了解了合作社的基本情況以及玉米種植模式、成本與效益等情況。隨后舉行了簡短的特派員掛牌儀式。據(jù)了解,合作社社員約15人,近年來農業(yè)機械資產投資不斷增加,作業(yè)服務面積也在持續(xù)擴大,經營純收益顯著提升。盡管6月初遭受了不同程度旱災,但通過造墑播種和滴灌、噴灌等措施,出苗情況仍然良好。然而,7月的特大暴雨導致田間積水嚴重。
面對嚴峻的災情,特派員服務隊一行在合作社負責人的帶領下,來到合作社玉米種植基地,實地查看了玉米的生產及受災情況。特派員張紅梅教授在田間針對玉米的機械化種植與管理、玉米受澇后補救措施進行了現(xiàn)場指導,并提出了具體的防澇和災后應對解決方案。
張紅梅教授一方面強調了播前機械化平整地的重要性,并建議采用激光平地機進行平整地,降低地面坑洼地勢,有效避免澇災小面積積水,如有條件結合排水溝渠位置適當調整地塊傾斜坡度,有效排除澇災積水,減少玉米受淹時間;另一方面,張紅梅教授強調了澇災后防治病蟲害并適當追肥的必要性,建議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,結合無人機飛防技術,及時控制病蟲害,追加微肥,避免病蟲害發(fā)生蔓延。最后張紅梅教授提出,鑒于當前玉米較大面積的受災,建議結合商水實際,考慮適當采取補種鮮食玉米、青貯玉米、蕎麥或早種小麥等,以進一步減少災后損失。
此外,特派員服務隊為提供更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指導服務,張紅梅教授帶領團隊對小面積玉米種植農戶和商水縣周邊漯河、鶴壁、柘城、封丘等地區(qū)玉米受災情況進行了廣泛調研,以便更好地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。